燙金是標籤製作時很常使用的工藝方式,鑫采邑是運用熱加工方式,將燙膜轉至標籤,依照燙膜顏色不同,可選擇燙銀、燙玫瑰金、燙紅、燙黑等加工;燙金工藝能讓標籤呈現效果更加立體,用以增加產品價格、吸引消費者注意及提升設計質感,廣泛運用在各種材質及產品,皆有良好的表現。燙金貼紙對於甫接觸標籤印刷行業的設計師或是素人創作者是相對比較陌生的工藝,下面介紹幾個燙金常遇到的問題。
三、燙金適用環境
- 適用溫度:燙金標籤建議常溫使用,高溫是否會有燙膜剝離問題,需要依各材質及環境測試;低溫可耐至攝氏-10度(低於-10度需測試)
- 表面附著度:
|耐磨性-佳,可耐一般力度磨擦、刮損;但若以尖銳物品或用力刮磨,抑或是長時間磨損,有可能造成燙金膜部份剝落。
|抗油性-極差,燙膜不抗油,舉凡食物用油、含油量高的乳液等接觸,皆容易造成燙金膜脫落;化學溶劑也會造成剝離,建議可上膜保護。 - 燙金膜沒有褪色問題,但燙膜會隨時間磨損,剝離時間視接觸空氣程度及環境因子。
四、燙金標籤是否有需要上膜?上膜效果?
不上膜燙金
一般單純燙金(無彩色印刷)標籤可不上膜,至於是否有上膜必要,請參考上述第三點。 單純燙金費用最低,可製作燙金基本量。
上膜後燙金
除了燙金外,尚有其他彩色、單色印刷等工藝;一般彩色UV印刷墨水需要上膜後,才能進行後續燙金;PS高解析度印刷不需上膜即能燙金;建議上霧膜效果較亮膜突出許多。
先燙金後上膜
於燙膜加上一層保護膜,可耐油防刮。保護膜一般選擇亮膜或是霧膜;燙亮金(亮銀等)上霧膜後會呈現霧金(銀)效果,可以取代相對較為昂貴的特殊霧金膜。
五、燙金與特色金之差異
燙金(銀)
燙金(銀)較特色金(銀)立體、顯眼、遮蔽率也較好;亮金、亮銀等亮光系的燙膜表線光澤較強烈,類似鏡面可反光。
特色金(銀)
以金(銀)特色油墨印刷,正面看像奶茶棕色(灰色),斜角度會看到些微金屬光澤,較燙金(銀)低調。